临漳服装定做厂-临漳县卖衣服的地方
请问从泉州到南昌向塘江西服装学院的具体路线怎么走?
泉州东站有到南昌的火车,到南昌后,从左边出站,坐2路到自来水公司站下,前面马路对面坐236路到江西服装学院站下
自驾开车:
驾车路线:全程约623.7公里
起点:泉州市
1.泉州市内驾车方案
1)?从起点向西南方向出发,沿濠沟墘行驶140米,右转进入新门街
2)?沿新门街行驶1.5公里,朝笋江桥/S308方向,直行进入临漳门环岛
3)?沿临漳门环岛行驶22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笋江路
4)?沿笋江路行驶1.2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浮桥街
5)?沿浮桥街行驶2.1公里,直行进入江南大街
6)?沿江南大街行驶3.5公里,稍向右转
7)?行驶200米,直行
8)?行驶240米,直行
9)?行驶120米,朝永安/三明方向,稍向左转
2.行驶410米,在入口,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3.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190.6公里,朝永安北/三明/南平/G2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吉山枢纽
4.沿吉山枢纽行驶1.2公里,在入口,进入长深高速公路
5.沿长深高速公路行驶79.4公里,过际口分离式立交主线桥,朝将乐/泰宁/南昌方向,稍向右转
6.行驶680米,在入口,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7.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191.4公里,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8.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5.7公里,朝南昌/银川方向,稍向左转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9.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110.0公里,朝宜春/吉安/鹰潭/长沙方向,右前方转弯进入昌东南枢纽
10.沿昌东南枢纽行驶470米,朝宜春/长沙/吉安/广州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昌东南枢纽
11.沿昌东南枢纽行驶1.3公里,过昌东南枢纽,在入口,进入南昌绕城高速公路
12.沿南昌绕城高速公路行驶24.1公里,在南昌南/G105出口,
13.行驶430米,朝南昌/南昌县方向,稍向右转
14.南昌市内驾车方案
1)?行驶730米,直行进入丁新大道
2)?沿丁新大道行驶4.2公里,右前方转弯
3)?行驶320米,左转进入X037
4)?沿X037行驶620米,右转进入星城西大道
5)?沿星城西大道行驶2.5公里,左转进入丽湖中大道
6)?沿丽湖中大道行驶430米,右转
7)?行驶20米,到达终点
终点:江西服装学院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位于哪里
属于: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
黑山县是辽宁省锦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辽宁省西部,锦州市东北端。东部依绕阳河与辽中县、新民市为邻,南部与台安县搭界,西部与北宁市接壤,北部、西北部与阜新蒙古自治县为邻。地处东经121°49′至122°36′,北纬41°29′至42°08′之间。全县面积243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4万人。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回、朝鲜等16少数民族。县人民政府驻黑山镇中大中路189号。邮政编码121400。主要的风景区有蛇盘山旅游区、龙湾水库旅游区等。
目前黑山网民用于交流的网上平台有:百度-黑山吧 黑山家园等 黑山家园网址:041655.com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黑山县地处绕阳河下游地区,西部、北部为50-100米的低矮丘陵,是医巫闾山的一部分,中部为开阔的平原,南部为洼地。平原地势平缓,土质肥沃。
气候特点
黑山县处于温带半湿润区内,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一月平均气温-10.7℃,最低气温-27.6℃;七月平均气温24.2℃,最高气温35℃。年平均降水量586毫米,无霜期160天左右。
水文状况
河流纵横。主要河流有绕阳河及其支流东沙河、羊肠河等。河床坡量小,含沙量大。
自然资源
黑山县森林覆盖率达16.1%,活立木总储量123.5万立方米。黑山县矿产资源已开采和探明的有膨润土、煤、沸石、珍珠岩、玛瑙石、石油、绵石等。其中膨润土储量约6亿吨,质量之优居全国之冠,是目前大矿。
地名由来
黑山明代名镇远堡,清初又叫小河山、小黑山。县城东北隅有小黑山,古上帝庙建于其巅。该山虽不甚高,但登临其上,远望群山,近瞻县街,如在足下。黑山之名系依此山而得。
历史沿革
黑山自古即属华夏版图。古往今来,虽历尽沧桑,而黑山却一直是中华民族劳动、生息、繁衍的处方。
远在唐尧之世,黑山即为冀州之域。禹平水土,置九州,黑山在虞,夏商时代为营州属境(据《大明一统志》:广宁以西为幽州,广宁以东之地为营州)。殷制九州,与舜时异,而黑山仍属营州。
周时,黑山为幽州地。战国时期,黑山属燕国领地。燕置辽东、辽西两郡,黑山为辽东郡地。治所幽平(今辽阳市)。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黑山境仍属于辽东郡(那治襄平,今辽阳市)。辽东、辽西两郡,以大凌河分界,以西为辽西郡,以东为辽东郡。
西汉时,沿秦旧制,仍置辽东郡,并在今北镇设无虑县,黑山属幽州刺支部辽东郡无虑县地。
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黑山为辽东属国地,仍属无虑县。
三国时期,黑山属曹魏地。魏正始五年(公元244年)置辽东属国,后改昌黎郡。治所在幽州昌黎郡(今义县)。黑山为昌黎郡所辖。
西晋时黑山仍属昌黎郡(今义县),隶平州(今辽阳市)所辖。
东晋及十六国时,辽河流域的鲜卑族崛起,慕容氏进行地方割据,建立燕国。史称前燕。先后都龙城(今朝阳)、都蓟(今天津省蓟县)、都邺(今河北临漳西南)。黑山为前燕地。慕容_四年,即东晋咸康三年(公元337年)燕徙昌黎郡于龙城(今朝阳市),黑山属昌黎郡地。
前秦永兴元年(公元357年)氐族苻坚,灭燕,统一北方,黑山地入前秦。仍属昌黎郡(今朝阳市)管辖。
前秦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淝水之战失败后,原被灭各国及各族首领纷起立国,鲜卑贵族慕容垂复建燕国,史称后燕。后燕建都中山(今河北定县),黑山又地入后燕,仍属昌黎郡(今朝阳市)所辖。
公元407年冯跋推翻后燕的统治,再建燕国,即天王位于昌黎(今朝阳),史称北燕。黑山又为北燕地,仍属昌黎郡(今朝阳管辖)。
南北朝时,黑山地属北魏。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北魏置营州于龙城(今朝阳市),领昌黎等郡,黑山为营州昌黎郡(今朝阳)属境。公元五三四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东魏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黑山地属北齐,仍为营州昌黎郡(今朝阳)地。
隋朝属燕郡(今义县)。隋炀帝大业八年(公元612年)于柳城燕郡(今义县)之北,取秦汉旧名置辽西郡。统怀远等三县,黑山为辽西怀远县(今北镇附近)所辖。
唐贞观初,因山河形势之便,分全国为十道,并改置柳城(今朝阳)为营州,黑山为河北道营州所辖。其后因渤海侵据,安东都护府内迁至辽东地区,旋治辽东城(今辽阳)又迁新城(今抚顺市北);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又迁辽西故郡城(今义县东南大凌河东岸)。黑山县又为安东都护府辖地,属巫闾守捉(今北镇)。至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节度使再行南迁,都护府废。
辽代属东京道显州奉先军。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16年建立契丹国,都皇都(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公元947年改国号为辽,改皇都为上京。南以今天津海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一线与北宋对峙。黑山地属辽国。辽置显州(治所在今北镇西南)并设山东县(今北镇)。黑山地属显州山东县管辖。
金时属北京路广宁府。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设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太宗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灭辽。南以秦岭、淮河一线与南宋对峙。黑山地属金国。金天辅七年(公元1123年)改辽显州为广宁府(今北镇),后又改山东县为广宁府,后又改山东县为广宁县(今北镇境),黑山为广宁县地。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广宁县改称望平县,治梁鱼务,黑山为望平县地。望平县治所在县境内之姜屯镇土城子,即今莲花泡池。
元朝地方行政区划,以路为制。元改广宁府为广宁府路(今北镇)。黑山隶属广宁路,仍归望平县管辖。(望平县治所,仍在本县境内土城子)至元十五年(公元1355年)改望平县为望平军民千户所,后复为县,黑山属之。
明建国后,废府路制,立军卫制。将广宁路改为广宁卫(治所今北镇)。黑山为广宁卫管辖。
清入关后,本境分属广宁县(今北镇)。当时东北三省实行将军制,广宁县隶属奉天省盛京将军统辖。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分广宁(今北镇)、承德黑山(今沈阳)二县地置新民厅。隶奉天府,黑山西境属广宁县,东境属新民厅。嗣后,清政府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清除鞭长莫及之弊,乃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始在广宁、新民分治,置官设县,名为镇安县(并于小三家子设镇安分县)。
1914年1月,因与陕西镇安县同名,后改为黑山县,隶属于奉天省辽沈道,1929年属辽宁省。1932年属奉天省。1935年属锦州省。1949年属辽西省。1954年属辽宁省锦州市辖县至今。
2002年1月31日,辽政[2002]34号文件批复:撤销镇安满族乡、羊肠河镇,合并设立镇安满族乡;撤销胜利乡、太和镇,合并设立太和镇;撤销二道乡、绕阳河镇,合并设立绕阳河镇;撤销六合乡、英城子乡,合并设立英城子乡;撤销四间房乡、常兴镇,合并设立常兴镇;撤销李屯乡、芳山镇,合并设立芳山镇;撤销罗屯乡、薛屯乡,合并设立薛屯乡;撤销白厂门满族镇、无梁殿满族镇,分别设立白厂门镇、无梁殿镇。
2002年3月,乡镇正式调整:英城子乡、六合乡合并为英城子乡;芳山镇、李屯乡合并为芳山镇;薛屯乡、罗屯乡合并为薛屯乡;太和镇、胜利乡合并为太和镇;绕阳河镇、二道乡合并为绕阳河镇;羊肠河镇、镇安乡合并为镇安满族乡;常兴镇、四间房乡合并为常兴镇。
文物古迹
辽代古墓群
黑山县发掘一处辽代早期古墓群。共出土珍贵文物近20件(套),其中青铜阴阳人面像为罕见文物。
此次发掘的古墓群位于黑山县八道壕镇前红石槽子村西北1公里处,共有3座墓室,初步推断为家族墓群。根据古墓的结构以及出土绳纹砖的特征,考古人员认定古墓群属辽代早期。
1号墓是该墓群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墓葬,出土的文物主要有:海兽葡萄镜、盘口穿带壶、白瓷小罐、青铜阴阳人面像各一只;铁剪子、铁刀、铁盆和铁轴等铁器若干。2号墓和3号墓早期曾严重被盗,基本被洗劫一空,只是出土了一些文物残片。据悉,该古墓群为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锦州地区发掘的最大辽代墓群。
据考古专家介绍,此次辽代古墓葬的考古发掘,不仅抢救了一些珍贵的文物,更重要的是,这些出土文物对研究辽代历史、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等有着珍贵的实物史料价值。
历史事件
黑山阻击战
黑山阻击战是1948年10月辽沈战役中,东北野战军在辽宁黑山、大虎山地区进行的一次坚守防御作战。黑山、大虎山位于辽河与医巫闾山山脉之间的走廊地带,是由沈阳通往关内的必经之路。黑山、大虎山像两扇铁门,开则南北畅通,关则人车堵塞,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1948年10月15日锦州解放后,强令由东北“剿总”主力编成的“西进兵团”(又称廖耀湘兵团)从彰武、新立屯地区南进,企图夺取黑山、大虎山,以便重占锦州,打通北宁路。为阻止廖耀湘兵团西进,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和第1纵队1个师及内蒙骑兵第1师在黑山、大虎山地区组织坚守防御。
10月21日,廖耀湘的先头搜索部队,已经进占了离黑山六十公里的芳山镇。23日,廖耀湘主力先头部队,沿新立屯、芳山镇南下,直逼我尖山子、胡家窝棚警戒阵地。24日空中支援主攻黑山方向未果,25日一开始,敌人即调集大部重炮群,把矛头指向高家屯,而且扩展了轰击幅度,不仅针对“一_一”、“九二”、“石头山”,就连高家屯最南端的下湾子,也被吞噬在一片炮火中了。
26日四时,我纵队三个师同时向大虎山以东地区,全线投入反攻。此时,廖耀湘兵团围困在大虎山以东,已被我东北大军压挤在仅有一百二十平方公里宽的狭长地区内了。
行政区划
黑山县下辖17个镇、4个乡、1个民族乡,51个社区居委会、417个村委会。面积2436.01平方千米,人口63.40万。
镇:新立屯镇、黑山镇、八道壕镇、小东镇、大虎山镇、无梁殿镇、白厂门镇、半拉门镇、四家子镇、芳山镇、励家镇、胡家镇、姜屯镇、绕阳河镇、常兴镇、新兴镇、太和镇。
乡:大兴乡、英城子乡、段家乡、薛屯乡。
民族乡:镇安满族乡。
黑山镇镇政府驻解放南街25号,人口7.30万人,面积33.24平方千米,辖14个社区居委会:吉祥、立新、东升、龙兴、向阳、利民、环中、光荣、石龙、水安、南湖、东小河、兴工、东丹;7个村委会:城关、东关、西关、南关、北关、黄家壕、石家子。
大虎山镇镇政府驻前进胡同1号,人口4.91万人,面积104.39平方千米,辖7个社区居委会:北居宅、前进、胜利、向阳、西居宅、东居宅、磷肥;20个村委会:镇东、镇西、沈家、望山、龙山、万家、三台子、曹家壕、四台子、李家窝铺、青苔泡、大王家、七台子、五台子、范家、连城、腰路子、丛家、羊圈子、西曹家。
新立屯镇镇政府驻定北路8号,人口3.33万人,面积66.43平方千米,辖5个社区居委会:兴顺、通财、光明、进德、铁北;18个村委会:新北、新园、新立、新华、新东、新西、大八家子、王庄屯、上火石岭、青石岭、兴隆台、黄台、靠山屯、荒地、双山子、泉眼、东四家子、冯家。
八道壕镇镇政府驻平安街15号,人口4.58万人,面积90.09平方千米,辖6个社区居委会:平安、矿北、矿西、矿东、矿南、新建;21个村委会:八道壕、陈八道壕、曹屯、前红、后红、南营子、大夏、小夏、八家子、韦城子、戴屯、西水泉、黄家、南三家、窝铺、张罗、江西、江东、秦屯、孔屯、望北楼。
白厂门镇镇政府驻白厂门村,人口1.73万人,面积94.29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白厂门;16个村委会:白厂门、城西、三台东、三台西、石头堡子、西康屯、阎屯、韩屯、南八家子、檀屯、三道沟、石家沟、翟家沟、二台、头台、郭荒地。
胡家镇镇政府驻胡家村,人口2.40万人,面积95.7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胡家;18个村委会:胡家、河沿、朱屯、孤家子、金家、西茶棚、三合、甄家、前黑、北小、小荒、小谢、西尤、东兴、东下、头道、元山子、蒋屯。
无梁殿镇镇政府驻无梁殿东,人口2.36万人,面积116.71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振兴;19个村委会:无梁殿东、无梁殿西、廖屯、韩家、砬子山、大民屯、刘屯、大崔屯、和平、郭家、东长岗子、赖坨子、张家、廉家岗子、卡拉木、大杨家、谷屯、孟屯、后荒。
半拉门镇镇政府驻半拉门东村,人口1.90万人,面积117.9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半拉门东;17个村委会:半拉门西、半拉门东、半拉门南、大西荒、石狮子、郝家、小鄢家、靠山、代民、三道、曹岗子、大岗子、五棵树、刘油房、三姓、大双岗子、大鄢家。
绕阳河镇镇政府驻绕阳河,人口2.93万人,面积137.71平方千米,辖2个社区居委会:铁南、铁北;23个村委会:绕阳河、仗房屯、大三家子、周屯、佟屯、车屯、九间、郭家窝铺、李岗子、福有、曹家、腰韩家、立新、二道东、二道西、十五户、程家、段家窝铺、张刘、茶棚、张岗子、曹家窝铺、东岔。
励家镇镇政府驻励家,人口2.79万人,面积101.03平方千米,辖2个社区居委会:铁南、铁北;16个村委会:励家、李家、贾家、娄家、平房、阎家、广盛、双岗子、晏家、前邢、崔岗子、大孙家、翟家、黑头、陈家、西王家。
姜屯镇镇政府驻姜东,人口2.33万人,面积91.17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姜屯;15个村委会:姜东、姜西、杨屯、土城子、兰屯、西三家子、袁家、郭油房、谢家、连屯、王甸子、会巨、白家、长岗子、杜屯。
常兴镇镇政府驻常兴村,人口2.47万人,面积118.37平方千米,辖2个社区居委会:常兴、唐家;24个村委会:常兴、太平、张岗子、曹家屯、义合庄、大刘家、聂家、八旗、两家子、王家窝铺、唐家、崔家、四间房、牛家、安家河、民卷、北王家、西腰、马架子、桥家、大吴家、孙家、郭牛、赵家。
芳山镇 镇政府驻芳山村,人口3.37万人,面积153.49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芳山;30个村委会:芳山、南水泉、河洼、英窝、韭池子、西盛屯、靠边、小河山、北水泉、四芳台、下四家子、牛蹄洼、佛堂、东孟屯、偏坡子、乱石、八间、石柱子、六间、瓦盆、东公廒、庙岗子、老河身、李屯、西孟屯、双四、小新、赵屯、北郭屯、罗台。
小东镇镇政府驻小东南街,人口3.20万人,面积227.13平方千米,辖3个社区居委会:南街、北街、河东街;7个村委会:小东、新农、苗岗子、大黑山、牧养、铁北、酒花。
四家子镇镇政府驻四家子村,人口2.08万人,面积126.69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四家子;17个村委会:四家子、卢三家子、大兴堡、前十八家、后十八家、代平房、十七户、许小、东赵家、马圈子、后李家、中心屯、陈家街、庞坨子、杨家、高家、六间房。
新兴镇镇政府驻新兴,人口1.48万人,面积165.8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新兴;16个村委会:芍药、北金家、石庙子、东方店、康屯、马家岗子、齐家、茨榆、陶家、宋家窝铺、卧牛、蔡胡、叶沙、前尖、后尖、高家窝铺。
太和镇镇政府驻太和村,人口2.70万人,面积118.2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太和;25个村委会:太和、耿屯、翟屯、包屯、刘二金、西邱、大谢、西公廒、龙湾、纪屯、大菸沟、小榆树、王宪、胜利、北邵屯、罗家、大康屯、稍户、自强、尖山子、白台子、塘坊、五间、兰泥、颜屯。
段家乡乡政府段家,人口2.70万人,面积75.0千米,辖19个村委会:段家、坨山子、王家、西赵家、庞家、刘家、老泡子、中心、于坨子、么台子、王炮屯、朝阳寺、大营盘、许家岭、张屯、哈屯、邵屯、民屯、崔屯。
薛屯乡乡政府薛屯,人口2.09万人,面积102.7千米,辖25个村委会:薛屯、东水泉、大毛、下火石岭、杏山、小段家、东下洼、羊城、北甸子、后黑、山西头、红石、罗屯、张户、东风、白庙子、羊乃坨、蔡沟、新岗子、下洼子、老官、盛屯、北朱屯、丁三家、韩家。
英城子乡乡政府英城子,人口2.16万人,面积118.32平方千米,辖23个村委会:英城子、邢坨子、朝北、歪脖山、邵岗子、宋家、北五台子、五家子、小磨子、于家、吴屯、北狼洞、六合、团山子、骆驼山子、小豆屯、大豆屯、塘泡、长岭子、北孟屯、房申、迷子山、河东。
大兴乡乡政府大兴,人口1.02万人,面积64.33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大兴、杨家窝铺、郑家、孟小、周家窝铺、马家、三家子、狼洞、大吴台、长沟。
镇安满族乡乡政府解放北街34号,人口3.45万人,面积116.67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羊肠河;31个村委会:颜家、五里、景家、尤镇、陈屯、十里、孙屯、山东、下湾子、东边壕、马屯、西赵屯、营房、营盘、周家、大岭、高屯、司屯、羊肠河、冯家、小蒋屯、宋屯、水泉、肖屯、郭屯、东拉、西拉、和义、团台子、沈屯、望牛台。
经济概况
黑山土质肥沃,现有耕地面积117917公顷(176.9万亩),是全国重点产粮县,辽宁省商品粮基地之一,主产高粱、玉米、水稻、大豆、花生、小麦。1991年以来,粮食年产量一直稳定在5亿公斤以上。由于粮多、菜多,畜牧业发展迅速。
全县饲养的牛、羊、猪、鸡、鹿及其它畜禽种类有20余种之多。年生猪饲养量70万头,蛋禽饲养量600万只,水果产量2000万公斤。森林覆盖率达16.1%,活立木总储量123.5 万立方米,是国家平原绿化达标县和粮食生产先进县,及生猪生产基地县。
黑山工业基础雄厚,现已形成化工、建材、食品、煤炭、轻工、机械加工、铸造、纺织等八大工业体系,并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
全县乡以上工业企业266个,其中县营工业企业67个。县造纸厂、制碘厂人均创利税分别在全省和全国同业中居首位。全县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总值2.7亿元,其中县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总值2亿元。
黑山主要产品膨润土(粉)、硫酸、液氨、碳酸氢铵、三元复合肥、药用碘、机制纸、棉白糖,白酒、暖气片、水泥、红砖、木制品、剪板机刃、焊按钢管:消防报警器等。其中海藻酸钠、甘露醇、提花浴巾、毛巾被、服装、钢锹、镐锄、卫生筷等15种拳头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黑山县矿产资源已开采和探明的有膨润土、煤、沸石、珍珠岩、玛瑙石、石油、绵石等。其中膨润土储量约6亿吨,质量之优居全国之冠,是目前大矿。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黑山县位列第481名。
2020年5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黑山县榜上有名。
2019年10月,黑山县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黑山县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8年2月,黑山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5年3月,黑山县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05年,黑山县位列2005年度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第25名。
2004年,黑山县位列2004年度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第48名。
临漳有没有招搬运工最进发布的
搬运工还是得自己去人家店里问,网上不好找。
其他的工作也可以问问:
A、快餐行业,包括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等,一般是做服务生,可以体验大公司的企业文化;
B、超市员工,包括沃尔玛、家乐福、家润多等等,一般式做仓库管理员、售货员、加工员等,可以和很多长辈一起工作,看到很多人性的东西;
C、销售行业,包括耐克、阿迪、普通服装店、保险公司,一般是做普通的销售员,可以提高你的口才和沟通能力;
D、网络工作,包括网络打字员、网络文员等,上网搜下很多的,相对比较自由;(但是很少,几乎没有,骗人的多)
E、写作优秀的话,可以投稿都报社或者杂志社;
F、如果你是师范专业的话,做家庭教师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G、可以做大学的自考生招生员,一般一个就有几百上千元;
H、如果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小乡村,可以去小饭店、小商店看看;
网上告诉你的地址不一定是真的,建议你还是坚持吧,亲力亲为!
你可以决定好以后,按照这个方向去寻找,只要真的用心找了,一般一个星期就可以找到的。
祝你好运!
邯郸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详细介绍
邯郸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
一、民间文学(3项)
1、邯郸成语典故文化 邯郸市直
2、邯郸古城传说与民俗 丛台区、邯山区
复兴区、邯郸县
3、大名古城传说与民俗 大名县
二、民间美术(3项)
1、木 版 画(三合村) 永年县
(袁庄村) 邯郸县
2、冀南民居建筑工艺(伯延镇) 武安市
(老鸦峪王家大院) 峰峰矿区
3、民间剪纸(磁 县) 磁 县
(复兴区) 复兴区
三、民间音乐(6项)
1、涉县寺庙音乐 涉 县
2、西戌道教音乐 涉 县
3、河北鼓吹乐 永年县
4、冀南吹歌(魏 县) 魏 县
(大名县) 大名县
(临漳县) 临漳县
5、民间小曲(永年正里村) 永年县
(成安姜营村) 成安县
(涉县唱家庭) 涉 县
6、冀南鼓乐(磁县迓鼓) 磁 县
(临漳得胜鼓) 临漳县
四、民间舞蹈(9项)
1、曲周龙灯 曲周县
2、撵 花 临漳县
3、冀南扇鼓舞(河东村) 丛台区
4、聚英叉会 曲周县
5、抬花桌 永年县
6、庆和峪背阁 磁 县
7、二人扳 馆陶县
8、南大峪彩帷 峰峰矿区
9、李家村高跷皇杠 临漳县
五、戏曲(14项)
1、冀南皮影戏(磁 县) 邯郸市直
(成安县)
(肥乡县)
(魏 县)
(馆陶县)
(大名县)
(曲周县)
(永年县)
2、武安平调落子剧 武安市
3、永年西调 永年县
4、磁县怀调 磁 县
5、坠子(郭小屯坠子戏曲曲艺村) 临漳县
(有阁刘坠子戏) 临漳县
6、落子(西狄邱落子戏曲村) 临漳县
(魏县落腔) 魏 县
(驸马寨落子) 鸡泽县
7、四股弦(北坡头四股弦戏曲村) 魏 县
(南营村四股弦戏) 肥乡县
(馆陶县四股弦戏) 馆陶县
(宿凤村四股弦戏) 峰峰矿区
8、柳子腔 曲周县
9、木偶戏 馆陶县
10、武安傩戏 武安市
11、邯郸赛戏(东填池) 高新区
(涉县排赛) 涉 县
(东通乐) 武 安
12、韩固营弦子腔 鸡泽县
13、豫剧桑派艺术 东风剧团
14、大靳村罗戏 肥乡县
六、民间曲艺(5项)
1、张家坠书 馆陶县
2、拉洋片 广平县
3、曲艺坠子 成安县
4、梨花大鼓 鸡泽县
5、英歌溜 临漳县
七、民间杂技(1项)
1、台村上刀山 涉 县
八、民间手工技艺(10项)
1、磁州窑烧制技艺 峰峰矿区
2、土纺土织(土纺土织技艺) 魏 县
(民间彩印花布技艺) 魏 县
(蓝印花布技艺) 魏 县
(土布织字技艺) 鸡泽县
(土布织字技艺) 肥乡县
3、大名草编传统手工技艺 大名县
4、馆陶黑陶制作技艺 馆陶县
5、太和堂药业 永年县
6、书画手工装裱技艺 成安县
7、扎纸手工技艺 磁 县
8、南小留木旋工艺 广平县
9、磁州陶器制作技艺 磁 县
10、东屯风筝制作技艺 大名县
九、生产商贸习俗(5项)
1、贞元增酒酿造工艺 丛台酒业公司
2、二毛烧鸡制作技艺 大名县
3、五百居香肠制作技艺 大名县
4、郭八火烧制作技艺 大名县
5、酱包瓜腌制技艺 馆陶县
十、人生礼俗(2项)
1、送羊节 磁 县
2、井店丧葬习俗(哭街) 涉 县
十一、民间信仰(1项)
1、女娲祭典 涉 县
十二、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6项)
1、杨式太极拳 永年县
2、武式太极拳 永年县
3、卢氏太极拳 广平县
4、大架佛汉锤拳 大名县
5、陈村查拳 邱 县
6、长洪拳 成安县
十三、文化空间(8项)
1、滏阳河灯(马头镇) 马头工业园区
(张庄桥村) 邯山区
2、苇子灯阵 峰峰矿区
3、彩布拧台 邯山区
4、黄粱梦文化 黄粱梦文保所
5、黄粱梦庙会 邯郸县
6、冀南元宵花会(临漳县) 临漳县
(涉县更乐镇) 涉 县
(磁县光录村) 磁 县
(丛中花会) 邯郸县
(王看烟火灯地) 峰峰矿区
7、土山诚会 武安市
8、虎守杏林 邱 县
详细资料:
]1、磁县迓鼓
磁县迓鼓历史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迓鼓是产生于宋代,流传于元、明、清代的一种民间舞蹈,然而根据磁县在南北朝的东魏、南北朝古墓群中挖掘出的出土文物“击鼓俑”证实,磁县的迓鼓产生于南北朝的东魏。清末中后期至19世纪40年代,在冀南豫北一代流传,特别是磁县迓鼓流传兴盛。
磁县迓鼓直径48公分,厚度约20公分,表演时鼓吊于胸前双槌击之,演员穿米**和兰色服装(80年代白底红条色),演奏时较为自由,可一人独奏,也可二人对敲,还可以众人齐擂,鼓点雄浑激烈,如万马奔腾,如雷鸣电闪,令人鼓舞,催人振奋,它的曲目共有72套,现保留下来有20余套。
2、磁县怀调
怀调是个古老板腔体剧种,目前,磁县怀调剧团共有3个:一是西小屋怀调剧团,现任团长王利民,该团共有演员38人;二是庆和峪怀调剧团,现任团长白永伏,共有演员45人;三是黄鼠怀调剧团,现任团长俎本新,共有演员50余人。他们主要上演怀调传统剧目和现代小戏,重点活跃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一带。
怀调上承隋唐时期的《踏谣娘》艺术成就,下接明代弦索调的艺术规范,形成于明万历年间至清初。据《磁州文史资料》记载:怀调起源于磁州,早年,漳河北岸喜欢戏曲的艺人在农闲时就三、五个聚在一起唱上几段。当时的乐器只有自制的大弦,因唱者大都站在板凳之上,所以,最初称为“板唱”。板唱时期没有什么手势,舞蹈,仅是唱者顺口喊唱,但符合一定的曲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剧情内容的需要,人们对唱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他们能表现出剧中人物的喜怒悲乐,于是就逐渐有了符合剧情的唱腔和动作,并由此形成了早期的怀调剧种。
3、魏县土纺土织技艺
魏县土纺土织历史悠久,自7世纪棉花从印度传入中国后,由麻纺织转入了棉纺织业。到了元代,在黄道婆纺织机具和技术改革影响下,促进了魏县土纺土织业的发展,旧时,魏县农村家家户户都会织布。老辈人身上穿的衣服,床上用的床单、被褥、包袱皮、闺女嫁妆等,都是自家的纺织布。在明、清和建国初期,由于魏县气候和地理环境特别适宜棉花种植,所以,在农村种植棉花十分普遍,民间土纺土织技术十分发达,家家都有木制的纺车和织布机,成年妇女都会摇车纺线、登机织布。
魏县土纺土织工艺程序是:搓花节、纺线、打线、染线、浆线、络线、印布、掏缯、倒纬、绑机、织布等工序。决定土纺土织条、格、花纹图案的关键是:经、纬色线排列和缯的多少。缯,分二页缯和四页缯。二页缯,用单梭可织白布、条纹布;经、纬色线的有序排列,用多个梭,可织出多种多样的方格布;四页缯能织出纹理美观、层次丰富的花纹布;魏县土纺土织经过广大妇女长时间生产实验,创造出了条格、花纹布花色图案多达200余种。条纹布有:菜瓜道、七彩虹、半个脸等;方格布有:席子纹、筛子底儿、石榴子儿、苏联大开花等;四页缯布有:水纹、斜纹、斗纹、胡椒花纹等;有些艺人还可织出多种装饰图案和书法作品。
4、草编传统手工技艺
大名草编手工艺是卫河以东地区传统家庭手工艺制品,妇孺皆能,多以麦秆制作草帽提篮等物品。在此基础上,经过民间艺人的研究,又增加了提袋、茶垫、坐垫、地席、门帘、果盒、纸篓、拖鞋以及用麦草制作的贴画、贴盒等,麦草贴画集油画、工笔画等艺术于一身,多表现花鸟虫鱼,虎啸深山,鹿鸣翠谷,悬流飞瀑等题材,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草编工艺,据说已有1500年的历史,清朝雍正年间(约1730年左右),从山东掖县传入大名县境内,起始,源于西付集乡朱家村,后传至大名县卫河以东地区,掐编手工艺遂至千家万户。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草编手工艺品在大名县及周边有一定的影响,由于经济落后等原因,所制产品大部分自家使用,部分产品如手工草帽在市场上销售,在大名县建草编厂后,大名县开始从事草编手工艺深加工,所开发的草编产品约有千种,产品至欧亚等国家,为大名县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曾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上草编手工艺品制作费时、费力,没有可观的经济价值,销路渠道少,一些从事此行业的人员逐步改行从事其它行业。从事此项手工艺的人员越来越少。
5、滏阳河灯(马头镇、张庄桥)
马头河灯文化源远流长,是华北沿滏阳河一带河灯文化的源头和缩影。
河灯从唐代一家一户单一放河灯经宋、元两**育传承和发展,逐步演变成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民俗文化。明、清两代,因航运的发达,商贾云集,以河灯为寄托,各种形式的祈福和祭祀活动随之风行,河灯文化达到鼎盛时期。解放后,因建东武仕水库引水,致使滏阳河航运衰落。河灯文化在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得以传承和发展。
马头河灯以其特定的地域性、宗教性、娱乐性和独创性,成为中原河灯文化的代表之一。
张庄桥元宵河灯来自古老的民间祭祀活动,求得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河灯也叫“荷花灯”,传统河灯一般是在纸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每年正月十五元宵夜,沿河的老百姓都要把自制的形式各异的河灯放在滏阳河里任其漂流,以求平安吉祥。放河灯一般为自发行为,通常与小孩儿打花灯、放焰火、社戏等等及其它庆祝活动相伴,在河畔构成一道景观。
6、曲周龙灯
“曲周龙灯”是曲周县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舞蹈,分布区域为曲周县曲周镇。“曲周龙灯”起源于宋代。据传,宋朝时期的曲周县十年九涝,庄稼无所收成,农民贫困交加。民间有敬奉龙王,可保平安的传说。于是,为了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就制作了一条龙,龙内燃灯,起名“龙灯”。每年元宵节,挥舞龙灯,敬仰龙王,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曲周龙灯”制作、造型别具一格,表演、舞法奇特多变,仪仗、规模气势恢弘。经北京民族文化宫专家鉴定,被确认为汉民族龙灯的典型代表。“曲周龙灯”填补了我国圆身龙灯的空白,引领了龙灯发展的潮流。
7、彩布拧台
大隐豹彩布拧台,是一种历史悠久具有独特艺术性的民间技艺。明代永乐年间,从山西迁民时带来此工艺,故最迟始于明朝。最早是冀南一带的豪门望族所搭的灵棚,后被大隐豹村创造性地用彩布移植到戏台、楼阁上,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至清末已趋完善。凡遇太平盛世或丰年庆典,该村举办此项活动但其形成的初期却在元代,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彩布拧台是一种有较长历史的民间技艺,是在木搭戏台骨架的基础上,采用各色花布拧扎成一个有很高艺术欣赏价值的玲珑多姿的仿古戏楼。从台脊、瓦楞、飞禽、走兽,到圆柱、方棂、斗拱、匾额无不是用布拧扎而成。或翎毛,或花卉,或人物,或花纹,处处形象生动,以假乱真。
彩布拧台拧扎时间多在二月初八大隐豹庙会上,拧台一般在正月中旬动工,直到农历二月初八庙会前竣工,展开时间一月左右。大隐豹彩布拧台,在河北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8、邯郸赛戏
赛戏是戏剧界认为已经失传的古老剧种,邯郸赛戏主要包括东填池赛戏、东通乐赛戏和涉县排赛。
东填池村赛戏历史渊源较久。据村民传说起自元朝至顺年间(公元1330—1332年)以前。现存剧本中最早的是清朝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抄本,距今已有178年。
东通乐赛戏流传于武安市北部的大同镇东通乐村。据东通乐村现存的手抄赛戏都本封面上“道光八年”、“光绪二十四年”、“同治十年”、“同治十三年”、“光绪十六年”、“光绪十七年”的字样可知“东通乐赛戏”至少已从清道光年间流传至今。最早的形成起因和时间,现已无从查考。
涉县“排赛”赛戏为古老的原始戏剧,它与民间的原始宗教、道教祭祀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山神与女娲是供奉的主要对象。在活动上倡导全民参与,在时间上主要限于元宵节,在表演上为白话式,在内容上主要为军国征伐戏类。它是我国先民创建戏剧的活化石。涉县流传至民国时尚有八九个村能演,后又经战争或政治运动,至20世纪80年代只有上清凉、弹音村勉强演出。
9、永年西调
永年西调是由山西上党梆子传入永年后而形成的一个独立剧种。清咸丰年间传入永年后,不断吸引永年当地人加入班社参与演出。在演出过程中,永年一带的方言语音逐渐渗透其中,唱腔和念白杂讲冀南音调,同时,大量地受到了京剧及河北梆子、平调、乱弹、丝弦等地方剧种和永年民间音乐的影响,经过较长时间的磨合,终于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间戏曲剧种。
永年西调属板腔体,唱腔旋律结构完整,富于变化,多用四度、五度、八度大跳,贯以大幅度的下行阶进,运用真、假声相结合的演唱方法,板式繁复多样,成本成套,长于表现高亢、激昂、奔放的感情和活泼欢快的情绪。永年西调擅演朝代大戏,场面宏大,常演的传统剧目有二百多出,好多剧目为西调所独有,且行当齐全,表演粗犷、豪迈、简练、朴实,乡土气息浓厚。
永年西调的伴奏乐器十分独特,特别是头弦锯琴,为地道的自制民族乐器,琴竽较短,琴筒粗长,用楸木或桐木掏成,传统用皮做弦,采用五度定弦,内6外3。二把弦为土制京胡,内3外6,相辅相成,高亢激越。
10、苇子灯阵
民间舞蹈“苇子灯”为东王看村所独有。王看苇子灯是我国古代北方花会的民间舞蹈。每年元宵节期间东王看的苇子灯一直是西王看迎烟火活动的花会队伍的领头节目。其地位十分重要。每年在制作灯时,家家参与,壮劳力全部参加,是一项全村参与的民间活动,群众基础十分雄厚。表演形式和内容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传,战国时期的赵国名相蔺相如出生在太行山区贾壁村,离赵都邯郸城百十余里,策马即到。逢年过节,蔺相如总忘不了回村看望父老乡亲,与民同乐。元宵之夜,准会把自家的宫灯挂在庄子里最热闹的地方,供更多的人观赏。一来二去,宫灯便流传在民间。当时,这一代乡野盛产芦苇,百姓便就地取材,仿照宫灯做成苇子灯。到了明朝,与贾壁村一山之隔的王看村人,在山坡上砍柴,就能瞧见山下贾壁村表演的苇子灯。他们就暗暗记会了苇子灯的鼓点。有趣的是从那以后,贾壁村的苇子灯息鼓了,王看村的苇子灯却红火了,并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古磁州花会中的瑰宝。
11、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起源于清道光年间,为河北永年广府东街人武禹襄所创,传至今天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了。
一百多年来,武式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越来越受到全国及全世界人们的喜爱。武式太极拳不但在拳术本身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而且在武术理论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的一系列著作成为研究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经典。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习练武式太极拳时,对武式太极拳一些深邃的理论和拳理缺乏研究、领略,较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们对这一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永年县委、县政府对武式太极拳这一优秀的文化样式十分重视,重修了武氏故居,成立了研究会和专门的保护组织,对优秀的传人实施奖励,在全县大力推广,制定了保护计划,从各方面进行大力的支持。
12、涉县寺庙音乐
涉县寺庙音乐属佛教音乐,据专家鉴定为宋代工尺谱。现存270首曲谱,演奏乐器为三种气鸣乐器(笛、管、笙),七种体鸣乐器(云锣、木鱼、铙、钹、钗、铛、罄),一种膜鸣乐器(鼓),管子为锡材自制,称为锡管,是乐班中主乐器。乐班最少10人,以偶数递增,最多24人,按法事大小定人数。
涉县寺庙音乐自古至今主要活动在河北省的涉县、武安、磁县、山西省的左权县、黎城县、平顺县、河南省的安阳、林州市等邻近县域。
涉县寺庙音乐属南音南曲,为宋时佛教音乐,并且是原滋原味地保持到了今天,因为佛教的传承形式非常特殊,据传承人侯俊堂同志说,佛教中一切内容一是秘不外传,只传内不传外,一是原有内容只能学,不能改,由此可见,它是宋代时期佛教音乐经千余年传承保存至今的活化石。涉县寺庙音乐在当地为独家所有,且曲谱数量多,历史较悠久,在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区影响较大,实为中华音乐宝库中的一枝奇葩。
13、撵花
临漳县西街撵花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相传当时有开封人氏刘子东在临漳西街以卖水饺为生,每逢过年,十五元宵节之际,为和老百姓一起凑热闹、闹高兴,就把自己懂的这些撵花中的小故事教于当时的西街村人王孟华,这八个故事有:1、三教门;2、赵匡胤送京娘;3、打渔杀家;4、拾玉镯;5、唐僧取经;6、错断阎罗教;7、抱盔;8、琉璃鬼顶灯。然后由王孟华在西街村组织起一个小型的撵花队伍,一起热闹的演绎这内容丰富的八个故事和老百姓一起闹元宵。从此,这个每逢元宵佳节撵花的风俗习惯就在西街村传沿下来,从未间断,每逢此时,不管老人还是小孩都兴高采烈、有滋有味的争相观看,甚是喜庆和热闹,提升了不少的节日气氛。
若干年后由王孟华传给第二代传人乔老大,乔老大又传给了第三代吴延年,在流传的同时,撵花的队伍也在不断的壮大,演员的技巧也越来越成熟,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示下进行了改进(又叫摔脚舞),曾参加市级演出并获奖,受到领导好评,到了90年代,又传给了崔桂生、杨秀等人。
14、黄粱梦文化
邯郸黄粱梦文化是以吕仙祠为依托,同道教文化、民俗文化融合存在的综合文化现象,是罕见的有实物载体的中国梦文化代表。吕仙祠是黄粱美梦典故的发生地,它的兴建源于当地民间传说和唐代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记》。
卢生祠最初只是文人感叹时世命运,百姓寻求祛病消灾的场所;后随着道教的兴盛和八仙人物的定型,人们将点化卢生的吕翁附会到吕洞宾身上,逐渐从独神供奉发展成为北方全真教的道观,民间百姓对卢生以及吕洞宾的信仰由当地百姓世代相传,祭祀活动延续至今,每年夏历四月十一的庙会最为隆重。邯郸黄粱梦文化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实用价值。黄粱美梦是梦幻文学的一朵奇葩,由它影响而产生的小说戏剧历朝历代都有续写改编,与邯郸梦相关的诗文多达二百余首,碑刻现存三十余通。近年来,陆续出版有《黄粱梦传说》、《黄粱梦诗词精选》、《邯郸之梦》等书籍,并新建有中国名梦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